我的朋友很少,真的很少。真正稱得上「好朋友」的恐怕一隻手伸出來數還嫌太多。
老實說,我一點也不在意,真的不在意。
我反對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這句話,但是,好朋友,就跟中樂透一樣,可遇不可求。
在國中與高中時代,我都在班上有數個在當時的心中認為是「換帖」的今生知己。每天在學校見面有聊不完的天,下課放學都要在一起,上課時還要傳紙條,回到家還要打電話繼續聊,真不知道當時哪來那麼多的話可以說。但在那幾年,有些許時刻真的令我感動,直到今天想起仍歷歷在目。
上了大學以後,可能是因為開始打工導致體力不足,可能是社會的詭譎讓我漸漸對週遭事物習慣或麻木,可能是跟過去朋友已不再有多少交集,價值觀也慢慢不同,漸漸的,我越來越少抱著電話聊天,電話,就純粹只是用來聯絡事情而已。我越來越對「交朋友」這回事興趣缺缺。而班上的同學們與我似乎也聊不上話,升上大三那年,我連班上一些同學的名字與長相都對不上來。
時至今日,我身邊「碩果僅存」的好友就是我真正的朋友了,應該不會再變了吧?
我們不是常常見面,也不是天天打電話聯絡,但是每當我們見面,都能很自在開心的聊聊近況,我真心由衷的感謝她們還願意當我這個孤僻怪人的朋友。
當見面時發現已無話可聊或是對方講的話題你一點興趣也沒有,或是沒聊兩句你就開始感覺肝火上升想罵人,那可能表示緣分已盡,不用強求。
有個與我在高中時代便熟識的朋友,這幾年幾乎斷了消息,因為每次見面的話題都是圍繞在shopping、衣服、她男友,(沒錯,我最最最討厭一群女人聚在一起吱吱喳喳儘聊這些東西。除非妳真有困擾想說,否則我真的不想一直聽妳說你們平常說了什麼做了什麼。)
去年某日忽然接到她的電話,劈頭就熱情的說要請我吃飯。當時我在一家規模很大的知名法商藥廠工作,福利之好在業界是有名的。我以為對方覺得好久不見想見面聊聊,所以就高興的赴約了。見了面,她的手機幾乎沒有停過,等到她終於有空與我說話時,說的還是她男友如何如何。每當我說到我的工作如何,她的眼睛完全朝著別的方向,等我一說完,她又繼續講他們兩人之間的交往情形。
我不是時間太多沒地方花,就算無聊到底躺到床上睡一整天也比與她坐在那邊開心,當然那一天我是沒有讓她請客的。
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第二天我又在辦公室接到這位高中好友的電話,電話中又是以虛假的寒喧當開場白。我直接問她有什麼事,她也就直接了當的開了口:「不是啦,我是想問問你們公司有沒有缺人,能不能請你幫我男朋友介紹一下。」
原來這才是重點,難怪兩年沒有消息的人忽然打電話來要請我吃飯!虧她還等到第二天才打電話來說,這整個計畫還真花了她不少心計。奈何我只是小小職員,只能幫她把履歷表轉寄給人事部門,人事沒有通知那男人,這位高中友人還發了封email詢問我,之後就一點消息也無,直到一年前她邀我去當她的伴娘,因為找不到別人。我在電話裡就直接告知我屆時人不在國內,非常抱歉。
失去這樣的友誼可惜嗎?一點也不。
還有些人是大學時代跟我說不到十句話,或是畢業以後壓根沒連絡,忽然寄來一張喜帖說要我去喝喜酒。以前我還會老實的寄現金袋,現在的我,收到這種紅帖,就直接丟到垃圾桶。這樣的「朋友」可稱得上是「陌生人」,陌生人的喜酒幹麼要送錢去?未來我也不知會不會結婚,就算結婚也不知會不會擺喜酒,就算要擺酒也絕對不會請這些人,我又不是里長議員民意代表,何必張三李四結婚娶老婆我都得樂捐?
有人會基於往後人脈關係而不得不包上一包,我對這一點沒有意見,只是覺得很無奈。基本上,這不是收到帖子的人該不該出席或給錢的問題。要結婚的人在發紅帖的時候,本來就該憑良心,就算沒良心也要有禮貌。
「活到越老,朋友越少」這句話我深深同意,這邊說的「朋友」是你能真正信任,互相關心的朋友,不是那種只會出現在KTV或飲酒作樂等場合的「朋友」。
在家靠父母,出外靠朋友。朋友真的重要,太重要。
做得到「友直,友諒,友多聞」非常不容易,如果真有這樣的朋友,務必好好珍惜。
- Jul 21 Thu 2005 05:27
朋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